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为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改革指明了方向。大思政课之“大”在于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这就需要在教师队伍、教学场域、教育平台、传播内容、知识覆盖等多个维度建设上做足功课。
一、教师要做大先生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政课教师更是要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员工“为人”的典范,坚定理想信念,做员工“为学”的榜样,坚守初心使命,做员工“为事”的向导。要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成为教学“金师”,打造教学“金课”,守好校园正能量高地,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教育誓言和实际行动引领青年员工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二、场域要筑大课堂
要坚持开门办大思政,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从顶层设计上统筹规划建设大思政实践课程群,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大思政教学,推进校地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推进产教研学融合发展,将行走的大思政课上在白色冰雪大地、红色革命圣地、绿色发展高地,不断将思政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进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革命传统教育,展现中华的文化、祖国的发展、人民的风貌,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加强思政教育引领力建设,铸好“钥匙”,引导员工对民情、党情、国情、世情的准确把握,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八个相统一。
三、平台要做大教学
将传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历史教育等有机结合,推动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完善课程思政的建设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协同发力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课堂思政与日常思想的教育合力,以大思政力量帮助员工解决学习生活成才就业的难点、痛点和困惑,加强不同育人主体的分享、交流、合作,克服不同学段“孤岛化”“碎片化”“突击化”的痼疾。通过积极主动调动全社会力量,努力构建“校企行社政”五位一体的大思政课教学大平台。
四、内容要建大教材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要求用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渠道……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打动人心、触动灵魂才能取得成效。大思政课要想讲得精彩学得透彻就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内容,充分用好“四史”资源,围绕马克思主义的“魂”,扎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形成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主线,以各类正能量案例为素材,以“两个结合”为宗旨的优秀大教材。
五、覆盖要达大时空
高质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各学段、各地区、各学校要充分分析各自优势、劣势、环境和挑战,在保持独特性的前提下,认真梳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增强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融合,加强贯通建设,形成有序系列和有机整体,实现全社会“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升综合协同育人水平,构建大中小学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
(作者系买球赛十大平台经理、副教授;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公司产品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构建教育科技并举的人才培养共同体”阶段性成果。)